台青何冠奕:锦丝手中穿 文化代代传

中新社南京11月1日电 题:台青何冠奕:锦丝手中穿 文化代代传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南京云锦博物馆中机杼声不断,台青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何冠桑蚕线经工匠巧手,在锦缎上来回穿梭。奕锦馆方品牌主管、丝手台湾青年何冠奕将缕缕丝线放在手心,中穿让访客们仔细查看。文化“它非常之细,代代色彩艳丽,台青精美绝伦。何冠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手中的奕锦这根丝线,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接续传承。丝手”
锦是中穿中国古代代表最高技艺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文化被誉为“锦中之冠”。代代曹雪芹曾在《红楼梦》中写下了不少织锦服饰和实用物。台青从小对四大名著感兴趣的何冠奕,通过熟读《红楼梦》,对书中所记述的织锦衣料、品种质地、配色纹案、艺术情趣形成了最初印象。
在西班牙留学期间,何冠奕与一位南京姑娘结识。因有共同的文化爱好,两人就此相恋。一次,何冠奕陪女朋友回老家,令他萌生了扎根南京发展的想法。“紫金山、玄武湖、明城墙……这里有山水城林,还有众多人文古迹;这里天气湿润、美食可口。这一切让我觉得,若留此工作生活,不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是非常滋养的。”
何冠奕通过应聘进入南京云锦博物馆工作,《红楼梦》中关于锦衣华袍的记述,渐渐由虚变实。
云锦主题巴士行进于新春的南京街头;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开设云锦研学课程;向大众推出围巾、胸针、卷轴、摆件……从事南京云锦文化推广工作三年有余,何冠奕和来自两岸的同事一起,通过联名设计、文创品创新等方式,让古老的云锦走入现代人的生活。
“云锦用‘古老’两个字来形容,只对了一半。”在何冠奕看来,南京云锦通过年轻一代的创新,和现代生活产生了诸多关联,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观察到,近些年来到南京云锦博物馆的两岸游客愈发年轻。不少外国游客也在参观游览后,对南京云锦的技艺之精、艺术之美赞不绝口。
未来,何冠奕希望更多两岸青年结合文化交流、博物馆研学、品牌联名,通过跨界衍生、沉浸体验、数字化讲述等方式,参与到南京云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事业中。(完)
相关文章
- 中新社重庆10月13日电 题:台胞在渝“玩转”餐饮:创业不止、创意无限作者 钟旖 赵忆闽“30多年的创业经验告诉我,跟着社会风尚不断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在两岸餐饮行业浸润35年的台胞吴宗山,近期又在2025-05-11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通讯员 苏正军 刘雪梅) 11月29日,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FIA)通报日照某水产加工企业出口冻带骨六线鱼片感官检验不合格。通报发生后,日照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主动介2025-05-11
- 本报讯(记者 秦钊) 12月18日,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近日,市卫生局、市爱卫会办公室确定在全市范围内面向基层单位,推荐、选拔一批热衷于健康传播公益事业,掌握一定健康知识和健康传播技能的人员,作为2025-05-11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12月18日,中国石油大学产学研基地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在岚山区举行装置开工投产仪式,项目的投产运行,是石油大学产学研结合、特色办学的重大成果,也是市校全面合作、优势互2025-05-11
- 台青黄钰婷一家给孩子过生日。受访者 提供东南网12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如何用一个字来形容在福建工作生活的感受?来自台湾桃园的台青黄钰婷脱口而出提到了“福”字。她表示,在福建,她享受到了许多政策2025-05-11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12月19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从本月初开始,对我市2012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目前已完成对市区39个项目126.7万平方米的检查验收工作,市区绝大部分2025-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