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谈艺术创作:平视世界 深入生活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朱贺)“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台湾谈艺如何让作品从大地上生长出来、青年走入民众生活,术创视世十分重要;经常往来两岸的作平青年还多了一份责任,如何让作品成为台湾民众看大陆的界深一扇窗,同样需要努力。入生”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台湾谈艺一场两岸艺术交流活动上,华侨大学台湾教师张立本如此寄语台湾青年。青年 6月25日至27日,术创视世十余位台湾青年艺术家受全国台联邀请在北京参访,作平举行“2024艺欣向荣——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界深参观中央美术学院、入生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中国美术馆等地。台湾谈艺张立本是青年活动组织者之一,他表示,术创视世台湾文艺界一直与大陆有切不断的联系,如何延续这种传统值得青年艺术家思考。 作品展上,就读于暨南大学的台湾女孩陈立君带来三件绘画作品,分别聚焦挑夫、船工和布袋戏表演者等台湾基层群体。她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其艺术创作风格深受台湾作家陈映真影响,“陈先生的小说和他创办的《人间》杂志,指引我去平视这个世界,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在她眼中,艺术要为人服务,人本身是艺术创作最核心的源头。 陈立君认为,艺术创作还应放宽视野,“需要走到、见到才能体味到”。她曾游览安徽黄山,看着山脉嶙峋陡峭,当下就明白了在台湾读书时老师所授山水画技法——皴法的由来,“只有见过气象恢宏的山川河流,才明白古人所绘非虚”。 在生活中寻找灵感之源,也是四川美术学院台生林矩的创作理念。“何其潇洒!”在中国美术馆观看“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时,林矩常常脱口而出。 “黄先生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大胆,画风也多变,不仅展现传统特色,还具有世界性。这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有关。”观察作品笔触,林矩读出了“时而隐忍克制,总是放飞自我”;画中题跋不时冒出幽默金句,他品味出“老顽童”的独特风趣。林矩表示,从视觉角度,西方艺术作品着重让观者赏心悦目,东方的美则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有沉淀有底蕴。 如何让中华传统艺术更好走向世界、焕发新生?林矩认为创作者应该深入生活,去经历、去感受,在积累中发现美、创造美;对话也是重要的探索路径,以两岸青年艺术家的交流为例,他希望青年未来有更多机会一同写生采风,感受大陆风格各异的地貌,“是在画册中临摹不出来的味道”。 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中国美术学院台生胡中一不禁感慨,离喜爱的艺术家更进一步。胡中一的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化演绎,常沙娜所著《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一书常常带给她创作启发。 “当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台生江宇捷说,常沙娜将一生献给敦煌,她不仅临摹壁画,还学以致用,将敦煌元素融入个人创作中;她对历代壁画所用颜料的材质也有深入研究,是很了不起的事。 近年藻井、飞天、九色鹿等敦煌元素衍生出饰品、摆件等文创产品,江宇捷在学校也参与了相关设计,他认为,这是让尘封的传统文化重新走入民众视野的好方式。(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湾夫妻古民居里卖咖啡 巧融徽州腐乳蘸法棍
- 民生城建,让生活更美好
- 我市万余渔民免费“穿上”救生衣
- 日照启动深化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
- 台青大陆孵化“甜蜜”事业:适逢其“惠”
- 孙海亭出席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式
- 日照查获首例酒后驾驶营运车
- 日照八月中旬举办戏剧周活动
- 邂逅冰雪 感受热情 台青深入体验东北style
- 市直机关工委创建规范化党支部做法获奖
- 日照市区将出现首条彩色自行车道
- 日照市半年查获“酒司机”千余人
- 【青听·两岸】“台湾女婿”谈大陆安家: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 日照港首次举办油品客户座谈会
- 暴雨致使多条道路积水严重
- 日照严查教师暑假办班补课
- 好评中国丨“山系生活之城”南平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 日照对高毒高残留农药实行定点销售
- 我市第一批优抚对象入住荣军医院康复疗养
- 日照港制定全港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达标考评标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