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象棋赛厦门同安少年摘金 成福建首位少年象棋赛冠军

  发布时间:2025-05-02 07:05:1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在一次次比赛中,陈岳洋左)锻炼了自己,提高了棋艺。何雪梅 摄厦门同安少年在全国级比赛中,再次载誉归来。日前,记者从同安区获悉,在2018年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中,同安一中初一(2)班学生陈岳洋代表厦门厦 。

国家级象棋赛厦门同安少年摘金 成福建首位少年象棋赛冠军

在一次次比赛中,国家冠军陈岳洋(左)锻炼了自己,象建首提高了棋艺。棋赛棋赛何雪梅 摄

厦门同安少年在全国级比赛中,厦门再次载誉归来。同安日前,少年记者从同安区获悉,摘金在2018年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中,成福同安一中初一(2)班学生陈岳洋代表厦门厦和棋院参赛,位少荣获男子乙组(14岁组)全国冠军。年象这是国家冠军福建省第一枚全国少年象棋赛男子金牌,打破了福建少年全国赛无冠军的象建首历史。

棋场如战场,棋赛棋赛高手如云,厦门陈岳洋是同安如何成长为全国赛冠军的?今日,晨报将带您走近这名棋坛少年高手。

性格调皮却结缘象棋

陈岳洋与象棋结缘,还得从7年前说起。父亲陈辉升说,岳洋从小调皮好动爱捣蛋。在幼儿园时,因为调皮好动,陈岳洋曾坐坏了幼儿园的两张凳子。

为了培养陈岳洋的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在即将步入小学时,父母决定让他学习中国象棋。

让父母出乎意料的是,陈岳洋对中国象棋兴趣浓厚,逐渐显露出天赋。在学棋后的第8个月,他参加了厦门市中小学生象棋锦标赛,获得季军。

而让父母欣喜的是,陈岳洋对象棋的热爱与坚持逐渐融入生活,顽皮、好动的坏毛病也一一改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注力慢慢地培养起来了。

小棋王获奖引大师关注

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陈岳洋是出了名的校园小棋王。在学校举办的车轮挑战赛上,陈岳洋与18名校园棋手同时博弈并取得全胜。其间,他还参加了市级、省级及全国级的重要比赛,与高手过招、切磋对垒,棋艺也不断提升。陈岳洋在比赛中获得了名次,引起了中国象棋特级大师郑一泓的关注。

2015年,陈岳洋作为厦门中国象棋储备人才被选入厦门厦和棋院特大班继续深造中国象棋。

在郑一泓及其启蒙老师庄东方的指导下,陈岳洋的棋艺更进一步: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跨组参加厦门市中小学生棋类锦标赛男子少年组,并两次荣获冠军;2017年荣获福建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男子少年丙组(12岁组)冠军等多个奖项,2017年荣获安徽黄山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男子丙组亚军(12岁组),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此次,陈岳洋在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中荣获乙组冠军,更是打破了福建少年全国赛无冠军的历史,为福建省摘得第一枚全国少年象棋赛男子金牌,并获得申报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资格。

下棋学习合理规划两不误

“感谢师长们的辛勤培育,让我有梦可追。”陈岳洋说,象棋是国粹之一,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接受象棋文化的熏陶。

目前,陈岳洋是同安一中初中社联棋社社长。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活动为载体,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舞台和广阔的空间,这样的文化生活成了学习生活中的最好“添加剂”。

每周,陈岳洋都会安排出约7小时的时间学棋,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与学棋时间。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象棋之路上,努力奋斗,实现心中的象棋大师梦。

  • Tag:

相关文章

  • 厦门环东海域新城:产城融合发展 美丽典范新城

    湛蓝的天空下,驱车行驶在滨海西大道上,随着笔直而宽敞的沥青路向前延伸,一半海水一半城的美丽画卷在眼前铺开。一座宜居、创业、生态、康体、活力的滨海新城区正在同安湾逐渐崛起。这座由厦门最大湾区同安湾所环绕
    2025-05-02
  • 姚涛:勇立潮头扬远帆

      本报记者 陈蕾  他是员工心目中的掌舵人,靠魄力和能力将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现在年产值过亿、职工数百人的高新技术企业;他是众人身边的好人,用爱心感动和打动着每一个人。他就是市、县人大代表、日照金港
    2025-05-02
  • 五莲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王增仕)今年以来,五莲县为3521名参保居民报销医疗费541.5万元。为让更多的城镇居民享受这项惠民政策,五莲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扩大城镇医保覆盖面,全县已有5.95万人参加了城镇居
    2025-05-02
  • 日照港收费站做好冬季安全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 韩燕) 近日,随着冷空气进一步加强,大雾和降雨降雪天气较多,日照港收费站及早部署,周密安排,确保收费站道路安全畅通。  该站采取了三项措施,应对冬季降温和雨雪天气。准备大量防滑沙及
    2025-05-02
  • 厦门首个“对角斑马线”开启试用 市民赞“省时方便”

    行人根据信号灯指示可走对角斑马线。 记者 陈小斌 摄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陈小斌 通讯员娇轩)9月13日,厦门首个“对角斑马线”开启试用。该“对角斑马线&rdqu
    2025-05-02
  • 东港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4亿元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乔祥明 申作柏)截至11月底,东港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42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收入总量占全市近三分之一。    抓实财源建设。围绕“三大板块”总体布局,发挥政
    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