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 > 沉浸式田园周末:城5乡2,有乡可回

沉浸式田园周末:城5乡2,有乡可回

2025-05-08 06:12:00 [证劵] 来源:社论快线晚报

2022年,有乡可回露营、沉浸野餐红到发紫,式田还是园周解不了一些都市人亲近自然的渴。他们另辟蹊径,末城跑到乡下租房子,有乡可回却不辞职不隐居——

周一到周五照常上班,沉浸星期六日在附近乡下租片地、式田置个院,园周过沉浸式田园周末。末城

“城5乡2”,有乡可回精致也好粗犷也罢,沉浸有乡可“回”的式田安定感、只关心粮食和睡眠的园周踏实感,足以让都市人讲出那句“我又可以了”。末城

(《森林民宿》/图)

小河在杭州当摄影师五年,一直租在闹中取静的市中心。认识男友狸狸后,不喜热闹的两人干脆搬到城乡结合部,每周只外食一次。“我们不是社恐,只是单纯讨厌拥挤。”

今年春天,长时间的居家办公让小河突然冒出一个强烈的念头,“想要一块能种菜的地,想要一个周末随时能去的地方”。她立马行动,在距离城市1.5小时车程的临安乡下看中一栋带院小楼,租金800元一个月。小河爽快地签下十年租约。

小河和男友租下的两层半小楼。最近房东大叔给他们的院子送来了一车黑金土。 (小红书@河狸夫妇山居记/图)

在杭州,亲近自然并不难,有景区,有露营、野餐等火爆的户外活动。小河体验过一次露营,几百个帐篷在一起,她觉得很热、虫子很多,“我发现很多人其实并不享受。”

只有在村里,小河才真正感到宁静。这个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村头才有信号,“这里已经不是闹中取静了,就是静。”

锄地用的工具。

男友狸狸是保守型性格,小河起初看房签约都没告诉他,可现在狸狸比小河更兴奋,铲土、锄地、修修补补,非常积极。

“他本来是个文弱书生,现在已经是半个锁匠、半个电工。上礼拜家里漏雨,他去买了防雨涂料和防雨布自己弄。”小河说。 

狸狸在劳作中

一边是种花种菜,另一边,他们用七八个周末一点一点把房子布置得整洁温馨。

小河在杭州是7家民宿房东,擅长动手改造。 (小红书@河狸夫妇山居记/图)

狸狸常坐窗边看书,小河则躺在沙发上,看窗外的云滚来滚去,可以看很久。下午两个人牵着手在路边走一走,摘摘野花野草。晚上9点,小河自然就困了——这在城市里是不可能的。

小河在主卧房间吹风、看云

“我在杭州的房子,窗外也能够看到天空和树,景观也是ok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在乡下这么舒心?我们的结论是,城里人太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需求。乡下没有那么多人,全都是自然,你就会很放开。”

狸狸看书,小河下厨。“刚到村里的时候,隔壁邻居很热情,说以后不用自己种菜,去他们那拿就行。” (小红书@河狸夫妇山居记/图)

乡下“充电”两天,再回到城市,小河体验到真正的“回血”,感知力变得更敏锐。“我发现同事们大都有些轻微emo,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在emo什么。我会劝他们,打份工而已,做好自己该做的,拿到自己该拿的就好啦,不要为难自己(笑)。” 

成功回血的,还有来“蹭住”的小河的朋友们。“他们都爱惨了。一个说要带箱酒存在我这,另一个回去立马就和女朋友在城郊租了房。他那附近有个水库,最近天天拍给我看,骄傲地说,‘来看我的水库!’”

衣布和妻子在上海十年,工作稳定,有房。“这曾经是我们最憧憬的生活。”但衣布有时又觉得,自己是个预设好程序的机器,在被“规训”的时间表之下生活。

比如工作日七点必须起床赶地铁,回家可能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周末九点送孩子上兴趣班,反正很近,就补觉补到课前几分钟再起。

衣布喜欢和妻子在老城区牵手闲逛,但有了孩子后就没怎么逛过了

今年5月,为了看望回乡暂住的儿子,衣布和妻子每周驱车1小时回到在枫泾的丈母娘家。当眼前大厦和高架切换成藕塘、西瓜地和玉米田,衣布体内的都市时间表也随之失效。

丈母娘家附近的藕塘,和家里菜地的李子、苦瓜和番茄

在村里,衣布睡眠很好,也舍不得睡懒觉,和孩子早早起床出门,采风玩耍。“日出后一小时和日落前一小时景色最美。”早餐时间,他也不像工作日那样打仗般对付,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啃玉米、喝粥,都是享受。

傍晚,一家人把餐桌搬到家门外,吹着晚风吃晚饭。大自然在身边,像是最宽敞的餐厅。

衣布在城市很少见到蜻蜓和螳螂。“螳螂防备心很强,拍照后放生。”

睡前刷手机、劳累后大吃一顿,这些“都市综合征”在进村后也从衣布身上消失了。在上海时,衣布的解压办法是和妻子逛逛城市街区,或者在家跟跳刘畊宏。只是有时,连“解压”这件事本身也充满紧迫感——“经常是我刚下班到家,刘畊宏的直播就结束了。”

还好有每周48小时的乡野生活,衣布觉得自己找到了城市之外的“生活备份”。自从开始城乡往返,他家的冰箱就没空过,满满当当都是自家蔬果,“特别低碳、经济、健康”;妻子在城市阳台养不好的花,带回乡村不怎么打理,也能开得灿烂。

“不论是为了工作还是教育等资源,我们都离不开大城市,但是同时在乡村有一个‘根据地’,就像有一个备份,感受完全不一样。” 衣布说。

月亮在台州做美食自媒体,最忙时要好几天连轴转。城市里的家于她而言,“基本就是晚上回去睡觉的地方。”媒体行业竞争有时让她疲惫,在城市她也会常常觉得无聊。

一次,月亮跟朋友偶然邂逅了台州附近一个古村落,他们对这里一见钟情,租下了一间老房子,开了一家只在周末和节假日营业的乡下咖啡馆,就叫“乡下的房子”。

月亮介绍,店里所有的文字都是热情的房东帮忙写的

村子很偏,点不到好吃的外卖。月亮在这里开店,原本也只为了“自我调剂”,却出乎意料地迎来了许多客人。月亮发现,每逢周末下午一点,各地的都市青年聚在这里吃喝、吐槽,“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坏情绪总是很容易消散。”

身怀绝技的客人,也会给月亮带来新灵感。“上周我们遇到一个会塔罗牌的客人,我们就请他每周来玩,可以给客人免费测塔罗牌。”

在“乡下的房子”度过周末的客人们

通常到下午五点,客人们开始陆续返城。月亮便牵着两只狗出门遛弯,到河边看日落,去湖边赏荷花,“这是村里一天中最美的时光”。

偶尔她也会去村中朋友的工作室串串门,日暮西山后,她到寺庙门口围观村民们跳舞,霓虹闪烁映衬着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舞步,律动的节奏无形中将她的烦恼消弭殆尽。

月亮留意到,村里还有一些美院学生在这里开设工作室,过着“城5乡2”生活

“‘乡下的房子’是我心里的牵挂。”这里是月亮的避世空间,也是她的事业延伸。在城市,月亮为了拍不完剪不完的视频而忙碌;但在乡下,接待完顾客,她可以出门摘一捧花布置房子,或着采集乡村素材,做一些“人间观察”。

在这里,生活的节奏完全由她自己掌控,忙,却不疲惫。

周末在乡下度过有多爽?有越来越多都市人现身分享。在四川眉山做自由摄影师的白白,一有时间就坐1小时车回老家,吃妈妈炒的菜。“恨不得天天回家,有饭吃”。

说起理由,当她在工作中感到焦虑时,回到家看到花草蔬菜自由生长,大鹅白白胖胖,“便觉得心安而有力量。”

(/小红书@白白的家/图)

钱穆先生曾形容一个城市人走向乡村的过程,“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在他那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他将渐渐恢复他的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

这也正是过着“城5乡2”生活的都市人真实写照:那些在城市投入竞逐时丢掉的个性和生机,他们可以在乡村找回来。离不开大城市,又实在感到挣扎的话,那就回乡村里待两天吧,只要两天就好。

(责任编辑:民政)

推荐文章
  • 持续高温用电紧张,重庆限电

  • 市区国税局“廉情回访”四结合

    市区国税局“廉情回访”四结合 本报讯(通讯员 于鹏)临近年底,市区国税局从“四个结合”入手开展了“廉情回访”活动,做好做实纳税人回访活动,共征集到社会各界反映的各类信息21条,落实面达到100%。“廉情回访”与日常税收征管相结合, ...[详细]
  • 日照三年造林42万亩

    日照三年造林42万亩 林权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孙海亭出席表彰会议本报讯记者 肖杰)12月15日,全市林业产业工作暨三年造林绿化活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结表彰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孙海亭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刘西良主持。据悉,三年造林绿 ...[详细]
  • 日照一中7人获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

    日照一中7人获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 孟凡星)12月3日,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揭晓:日照一中李梁、林中王、韩秀一、申震、陶咸吉、吴浩之、申文龙7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取得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保送资格或高考加 ...[详细]
  • 杜金娜:俄罗斯罕见的“被定点清除者”

  • 日照规范监理行业“护航”工程建设

    日照规范监理行业“护航”工程建设 8家企业被清除出场  本报讯记者 许静)今年以来,市住建委在全市开展了监理整顿规范年活动,以市场环境的营造,法规制度的完善,标准规范的建设和队伍素质的提高为着力点,全面提升监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工 ...[详细]
  • 交警直属大队与协警家人沟通

    交警直属大队与协警家人沟通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12月16日,交警直属大队三中队主动“牵手”协警家人,通过座谈会,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三中队现有民警3人,协警19人,承担着市区北京路以东至海滨一线,30余平方公里的 ...[详细]
  • 两城镇红旗村致《黄海晨刊》的一封感谢信

    两城镇红旗村致《黄海晨刊》的一封感谢信   今天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写下这封信,希望能够借这封信感激黄海晨刊,感谢全市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  红旗村今年种了400亩大白菜,由于菜农精心管理,加上今年秋季风调雨顺,白菜获得了大丰收,然而今年 ...[详细]
  • 印度缘何强化情报野心?丨智库视点

    印度缘何强化情报野心?丨智库视点 4月11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防长奥斯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印度外长苏杰生、印度防长辛格从右至左)举行联合记者会。 新华社记者 刘杰/图)2022年6月17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 ...[详细]
  • 市质监站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

    市质监站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     本报讯通讯员 宋瑞峰)为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日照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监督检查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