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医师康宸凯:愿做台青“登陆”学医从医引路人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台籍医师康宸凯:愿做台青“登陆”学医从医引路人 作者 陈建新 “这10来年间,登陆有家人支持,台籍政策扶持,医师医从医引加上丰富的康宸凯愿教育资源,我在这边发展得很顺利。做台”来自台湾桃园的青学康宸凯,是登陆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中医诊所的医师。他表示,台籍希望自己能成为两岸中医药交流发展的医师医从医引引路人,助力有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康宸凯愿台湾青年走进大陆的广阔天地。 康宸凯出生于中医世家。做台在他记忆中,青学自己小学还未毕业,登陆父亲就已开始教他针灸。台籍不同于其他小孩学习诗词歌赋,医师医从医引他的书单中,常是《周易》《说文解字》《黄帝内经》等经典古籍。在此环境下,“学习中医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2011年,在家人支持下,康宸凯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完成本硕学业后,为继续深耕中医药,他选择留在北京发展。“在这里有很多机会,可以跟名老中医药专家前辈们交流、探讨。中医正是需要如此,才可以精进技术、增长经验。” 这几年,康宸凯先后进入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诊所工作,并发挥所长,以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帮助患者诊治疾病。他坦言,起初也有患者心存疑虑:“这么年轻的医生,能行吗?”面对质疑,他用一次次的诊治实践,逐渐取得患者的认可。 2022年9月,“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和“两岸中医药传承交流发展运营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康宸凯受邀入驻并担任执行主任。“我们希望把台湾医师的特色诊疗服务辐射给更多患者,同时推动中医药传承交流。”他介绍,中心成立之初只有5位成员,经过1年时间,现已有超过15位台籍医师加入其中。 于大陆生活多年,康宸凯对大陆中医药事业发展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2022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中医医疗机构数将达到9.5万个。“从政策设计中就可以明显看到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 在他看来,台湾中医医师多以个人诊所等形式为民众提供服务,且以诊治常见病为主,大陆设有各级中医院,专业化程度高,在疑难杂症方面诊治经验丰富。两岸医师在病情研讨、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保政策等领域均可开展交流,共同为中医药传承发展作出努力。 学习工作之余,康宸凯也喜欢骑行和露营,他曾参与过环青海湖骑行、川藏线骑行等活动。他说,大陆发展变化历历在目,值得每个台湾民众过来走走、看看。作为常住北京的台湾青年,他也常和来大陆求学、就业的台青分享经验,或结合自身工作,向台胞介绍大陆社保、医保等各类知识与政策福利。 回顾“登陆”学医、从医历程,康宸凯说,“我的中医成长经历就像是种一棵树,家里的底蕴是我的根基,前辈的指导茁壮了我的树干,使我长出新的枝芽,让我可以在中医药事业上走下去。”谈及未来,他希望借由自身经历,鼓励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就业,共享发展机遇。(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上海青创大赛鼓励两岸青年“创业改变未来”
- 日照烟叶今年收购均价每公斤14.27元
- 我市建筑安全应急预警信息平台逐步完善
- 明年起《大众日报》在日照日报印务中心印刷
- 草莓入年菜 台湾“创业妈妈”拼出新年幸福甜
- 北京路街道激活社区图书资源 建设学习文化社区
- 全运会日照赛区志愿者受表彰
- 我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71%
- 观大局、察大势、守大义,两岸青年一起在“浙”里致青春!
- 阳光海岸整治工程广场建设完工
- 2008年度城建工程决算审核工作展开
- 全运会日照赛区志愿者受表彰
- 外交部:“台独”每兴风作浪一次,捍卫一个中国原则的力度就会加大一分
- 山东省油画展在我市举行
- 强冷空气预报及海浪预报
- 市医院博硕医疗队为老干部义诊
- 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 我市科学管矿资源利用超过96%
- 我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71%
- 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局长阎世铎高度评价日照赛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