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男孩”在陆二十余年体验“斜杠人生”
中新社合肥9月3日电 题:台湾“老男孩”在陆二十余年体验“斜杠人生” 作者 储玮玮 郭天翔 走进安徽省六安市的老男孩一所幼儿园内,台湾“老男孩”何顺龙正和一群孩子欢快地唱歌、台湾做游戏、陆余打水仗,年体还不时弯下腰,验斜用镜头捕捉下他们的杠人笑容。十几年间,老男孩已有超1000名孩子在何顺龙的台湾幼儿园里度过了他们的幼年时光。 今年38岁的陆余何顺龙自称“老男孩”:“在幼师里我确实有些‘老’,所以想利用这个称呼拉近与孩子们的年体距离,放下身份融入他们的验斜世界。” “斜杠人生”指的杠人是拥抱多重职业和身份的生活方式。幼儿园园长、老男孩养老机构合伙人、台湾传媒公司创业者……何顺龙扎根大陆二十余载,陆余拥有诸多“马甲”。 1999年,年幼的何顺龙随父母从台湾迁居祖籍地安徽六安,何父带着在台湾经营幼儿园的经验来此创业。“我爷爷是六安人,13岁时到台湾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回来,也是替他完成回到家乡的心愿。”何顺龙说。 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何顺龙结识了爱人蒋婉雯。毕业后,何顺龙放弃了大陆沿海城市和台湾的工作机会,把爱人“拐”到六安,共同经营幼儿园,成为一名“园二代”。他说:“当时六安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对这里也很有感情,就留下了。” 幼儿园发展高峰期,他们拥有4所直营园。何顺龙还引进台湾先进的育儿理念和教学方法,将两岸的育儿理念进行融合。 何顺龙将家园共育放在重要位置。他定期举办家长会、发起亲子活动,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中。他说:“不仅能让家长了解课程安排,也能让我们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状态,实现家园同频。” 何顺龙还推崇户外自然教育。他认为,户外游戏和探索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大量运用游戏作为学习工具,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社交能力。 “与孩子们之间建立的情感是一种无法替代的财富,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因。”何顺龙说,在街头偶遇昔日学生时,自己依旧记得他们的名字,甚至能回忆起入园当天的场景。 为了促进幼儿园实现更好发展,何顺龙主动求变:转行投资本地养老项目,解决幼儿园校舍空置和人员闲置的问题,也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与朋友创办传媒公司,涉足直播带货领域,创造资源助力幼儿园发展。 “对于年龄偏大、难以转行的教师,优先考虑将其安排到养老领域工作;而对于年轻、有潜力的教师,则鼓励其参与直播带货等新型业务,拓宽职业道路。”他说,在转型过程中,不想丢下任何一位员工。 遇到困难,何顺龙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他说:“生活有很多比挣钱更有意义的事,只要我努力拼搏,人生处处有机会。” 如今,何顺龙也常参加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积极和有意来大陆创业的台青分享自身创业经验。“台青来大陆可以享受到成熟的政策支持。如果创业方向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大陆无疑是首选之地。”他说,“两岸有共同的文化和语言,不存在任何水土不服。” “六安对我来说已经是情感的归属,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两岸一家亲’的真正意义。”何顺龙说,他和爱人决定让孩子以后在大陆发展,一家人继续扎根大陆。(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湾青年大陆求学:生于斯长于此 表白血脉相连的两岸
- 超强台风“三巴”或将影响日照
- 现代集团携“梦想之屋”资助莒县学童
- 黄蓝辉映:“两大引擎”引领山东科学发展
- 闽台夫妻档携手创业 两岸青年组成团队
- 尚洪兵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 日照农村经纪人发展迅猛
- “三天文化”将亮相青岛世园会
- “赏花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贺词
- 日照市区6条路发现第三代美国白蛾
- 日照市房管局“网上晒工作”成效显著
- 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 日照市公路局材料处全力做好十八大期间消防安全工作
- 日照市开展小餐饮专项治理28家问题餐饮店被取缔
- 青年创业大赛等你报名 初赛胜出将被推荐参加省赛
- 长沙市台办走访调研台资企业
- 日照市开展竣工工程未入馆档案追缴工作
- 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聚焦日照【视频】
-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隆重表彰优秀教师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