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读了十四年高三,《高十》导演“希望复读永远消失”
纪录片《高十》截图,唐尚画面中人为唐尚珺。珺读 (资料图/图) 最近一些年,年高每年高考季到来之前,高导总有各地的演希远消高三复读班班主任找到何汉立。他们希望在班上播放纪录片《高十》,望复问,读永“如果下载了拿到班里播放,唐尚应该不侵权吧?珺读” 整整十年前,2012年,年高广西师范学院(现南宁师范大学)毕业生何汉立获得一个难得的高导机会。这个二本学生与一批北上广名校的演希远消毕业生一起,入职广西广播电视台。望复不久,读永他被分到纪录片部门,唐尚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希望“洞察人性”的他,拍出了一部自觉“一生都无法超越的作品”——《高十》。 这是一个关于坚持和谎言的故事。纪录片的主人公叫唐尚珺,一名当时在念“高八”的复读生。第一次高考时,唐尚珺的分数只能上大专。从此,他走上了复读之路,并在第二年复读时,开始欺骗家人自己在南宁机电读专科。实际上,他一直在母校钦州二中,继续备战高考。 2014年,到了《高十》正式拍摄时,仍在复读的唐尚珺,在家人的眼中,是已经在南宁工作、月薪1600元、需要考虑结婚问题的成年人了。 起初,唐尚珺并不同意拍摄。何汉立与唐尚珺是初中同学,两人关系“像股票一样,起起伏伏”,初中时很亲密,何汉立毕业后,两人偶尔通信,但唐尚珺表达欲望不强。拍完片子后,两人的关系又变得亲密起来。 拍摄一直持续到2016年,最终呈现的版本只有半个小时。在纪录片的末尾,唐尚珺最后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他还带着已年近七十岁的父母,到北京游玩。那时,唐尚珺的父亲已被查出患有绝症。 然而纪录片之后,唐尚珺仍然选择了复读。在《高十》中,唐尚珺曾趁着醉意,对着镜头说,“我现在都怀疑‘知识改变命运’那句话是不是真的,小时候蒙了我很久,现在我后悔啦。”他曾对媒体表示,自己的目标院校是清华。 而何汉立,拍摄完《高十》后,他的事业走上正轨,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给他颁发“最佳新人奖”。他在南宁生活,买房买车,已有两个女儿。 现在,何汉立与唐尚珺的关系又“变得微妙”。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很多创作者把《高十》重新剪辑发布,更多人关注到唐尚珺,身在媒体圈的何汉立常常被同行询问,是否可以引荐采访。据何汉立回忆,唐尚珺对两次采访的结果都“不太满意”。后来,关于采访、高考分数以及录取院校的问题,何汉立不会主动询问。 2022年8月8日,复读了13年的唐尚珺,在社交平台公布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次引发关注。很多人劝唐尚珺,“上海交大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希望唐尚珺结束这段漫长的复读生活。与几年前不同,此番也有质疑声认为,唐尚珺已成为高考专业户,靠复读学校的奖金为生。 唐尚珺的高考为什么一直走不到尽头?何汉立渐渐体味到一种宿命感,“这种感觉笼罩着在农村地区成长起来的80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Z世代”中俄夫妻用镜头“打开新世界”
- 优服务 厦门存量房交易登记启动“全程网办”
- 厦门:精彩不断 市民游客畅享文化大餐
- 厦门海沧探花郎花海观光园入选福建十大樱花打卡地
- 解放军演习展现全面封台能力,“北平模式”已具备行动基础!
- 厦门:开学第一餐 执法人员来“监厨”
- 全国帆船冠军赛在厦开幕 313名选手扬帆环东浪漫线
- 厦门探索网红打卡点的“长红”之道
- 台湾民众奔赴“真实大陆”热情高涨 民进党当局难挡两岸交流大势
- 厦门:乘车临时身份证明可自助打印
- “厦门交通码”使用量突破1亿人次
- 厦门探索网红打卡点的“长红”之道
- 台青在江西丨⑥蔡旺哲: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 厦门幼儿园中小班昨复学 学校出奇招用小火车接孩子
- 北交大闽赣实践团返厦与母校学生交流
- 厦门方特水上乐园昨日开放 为市民打造清凉畅爽体验
- 金门高粱酒等恢复输陆意味着什么?
- 国内首条金砖专线两年出口电商包裹破3000万件
- 厦门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今起申报 8月7日截止
- 厦门:餐饮企业拓市场 最高可获200万元奖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