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才是最优方案(评论员观察)
党的协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京津冀、才最长三角、优方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案评一季度,观察京津冀、协同长三角、才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在提升自身与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优方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案评探讨3个地区如何做强长板、观察补齐短板,协同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才最
——编 者
三地下好“一盘棋”,优方各取所需、案评各展所长,观察让“我的资源”成为“你的优势”,让“你的创新”化作“我的机遇”,才会实现各得其所、美美与共
与河北朋友聊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河北“支棱”起来了!
风电、光伏装机量不断增加,空气在变好,不少人有切身体会。过去“一钢独大”,如今空天信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产业焕新提振了大家的心劲。2024年雄安新区、石家庄、唐山等7个地区实现人口净流入,城市更有吸引力。
发展向好,来之不易。有那么一段时间,面对周期问题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河北经济增速放缓,全国排名下降。让曾孕育许多“新中国第一”的河北重现辉煌,成为许多人的心头之盼。
山河起宏图,沃野育良机,改变发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之后。
以规划协同为指引,三地发展从“自顾自”变成“先对标”。以产业协同为动能,河北既承接了转移来的产业,也分享了京津科技研发资源。以政务协同托底,营商环境追上来,只进“一扇门”、告别“多地跑”逐步成为现实。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带动,河北同北京互动更频繁、联络更紧密。
如今,铺展经济地理版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架构清晰展现:北京“一核辐射”,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齐飞”,北京天津“双城联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结线成网,京津冀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日益凸显。
没有失意,都在受益。为什么协同发展能解开“大城市病”“虹吸”“塌陷”等区域发展的难题?
统筹舍与得,避免“又大又全”,才能“向高向新”。北京加快“瘦身提质”,“高精尖”特征更鲜明;天津把注意力从重工业挪开,高端制造打开蓝海;河北舍弃“傻大黑粗”,踏上“专精特新”赛道。解放思想,走出舒适区,转型虽有阵痛,但潜力无限。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在“京津冀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区,由北京洛必德研发、河北固安基地生产的安珂尔机器人,让参观者眼前一亮。目前,京津冀三地着力共建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机器人等6条产业链,产业协作正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创新协同往深处扎根、产业融合结出硕果,让一个道理更加鲜明:京津冀彼此之间确有竞争,但协同合作才是主流。三地下好“一盘棋”,各取所需、各展所长,让“我的资源”成为“你的优势”,让“你的创新”化作“我的机遇”,才会实现各得其所、美美与共。
优势要互补,短板才能拉长。北京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一期项目,今年内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迎来首批新生。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能更好展现辐射带动作用;河北改善教育条件,教育红利、人才红利能催生更多机遇。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协同的旨归正在于此。
瓣瓣不同,瓣瓣同心。协同发展的效力,体现在产业上,也彰显于人心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敞开怀抱欢迎京津游客串门;搭建“握手通道”,天津加速与京冀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融合;看病报销、借阅图书、乘坐公交地铁,北京以“同城待遇”回馈津冀群众。千金难换好邻居,心理和情感上热络起来,协同发展的基石将更为稳固。
雄安新区一名干部以对联寄意:“雄安容天下,京津冀未来。”谐音巧妙,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让机制创新与生态培育同频共振、改革攻坚与作风攻坚同向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 ·台湾兰花匠安徽种花 盼扩大市场传递幸福
- ·日照市区道路进行绿化美化升级改造
- ·日照8家优秀公众号平台聚合发展 联手传播正能量
- ·岚山区以“精品理念”建“精致新城”
- ·台商广西南宁打造“香香花园” 解锁“香的秘密”
- ·“日照和济宁,我们还有鲁南高铁”
- ·今年67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
- ·5月起日照休渔4个月 举报违规渔船,最高奖5000元
- ·5名台胞获评厦门市湖里区台湾专业人才
- ·考察团成员日照市水利局局长刘仲春接受本报采访
- ·日照一季度专利申请量增速全省第一
- ·2018年度日照国民体质监测启动
- ·济南市1家台资企业获评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 ·5月起日照休渔4个月 举报违规渔船,最高奖5000元
- ·日照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圈重点”
- ·日照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