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学的回乡路|回家过年,是游子与家人的重逢仪式
中新网1月23日电(李柏涛)传统农历春节,台湾同学寓意着阖家团圆,乡路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过年节日,它承载着海峡两岸同胞的游家仪式共同记忆,同时也是重逢联结两岸情感与文化的纽带。 在这个重要时刻,台湾同学无论身在何处,乡路两岸同胞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过年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情。许多在祖国大陆求学的游家仪式台湾同学,也踏上返乡之路,重逢回家过年。台湾同学 我们以第一人称视角,乡路记录了几位台湾同学归家途中的过年点点滴滴,串联起一段段温馨的游家仪式两岸“年味故事”。 今天“讲故事”的重逢台湾同学,是在暨南大学读书的吴怡萱。她的“年味故事”是这么开始的…… “回家过年,是游子与家人满怀期待的重逢仪式。”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羊城的年味也变浓了。 街头巷尾的商铺中循环播放的贺岁歌曲,也好像在提醒在外求学的游子们,“回家过年的日子快到了!” 对我而言,在海峡两边,有三个“家”,一个在湖南,一个在台湾,另一个在广东中山,而今年,我要回中山过年。 从广州到中山,只不过“一程车”的距离,但每一次春节前的归家,总像是一场游子满怀期待的重逢仪式。 清晨,静谧的校园门口,将要踏上归家之路的同学们,大大小小的行囊中,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上车,回家吧。”父亲轻轻的一句话,仿佛瞬间拉近我与家的距离。 坐在副驾上,路旁的树影飞驰而过。 一路上,父亲的每句话,总是离不开家,离不开家里有关过年的事。 “家里买了新春联,布置得特别喜庆。” “你妈妈特意买了乳鸽,说是寓意平安吉祥。” …… 看着父亲认真又期待的表情,心里涌起一阵暖意。也许,这种朴实又真切的情感,才是归家旅途中最打动人的风景。 “到家了。” 此时,清晨的寒意早已被和煦的阳光驱散,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母亲早已站在家门口等候,一个熟悉而温暖的拥抱,融化了旅途的疲惫。门楣上倒贴的“福”字和大大的春联,为这份归属感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别忘了你的小任务。”父亲提醒道。 我收拾好行李,赶忙把新买的“中国结”挂在客厅中央。 “红彤彤的,这样才有中国年的味道。”母亲满意地笑了。 “来吧,一起包包子吧。”母亲一声令下,我和弟弟妹妹们也加入做饭的队伍中,大家双手都沾满面粉,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团圆的笑意。 父亲和我说,回家过年,“不仅是一段路程,更是一种情感的回归。” 母亲告诉我,回家过年,“承载了对团圆的渴望,也在无形中延续着亲情的温度。” 在新的一年里,我的愿望依然简单而真挚,“愿每一位归家过年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愿家人的笑容与新春的灯火,照亮未来每一个幸福的日子。”(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湾各界举行“反霸凌、要保障”劳工大游行
- 驻马店市委书记到台资企业中杰鞋业调研
- 第三届“医心医路·同心同行”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研习营在泉州开营
- “两马”跨境电商直航航线开通一年总货值逾3亿元
- 台商张忠义的“舌尖故事”:努力把台湾美食移植到南宁
- 一名台湾患者在浙江完成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康复出院
- 台湾各界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 吁继承“振兴中华”遗志
- 林右昌亲信涉嫌诈领助理费 基隆市法院裁定羁押禁见
- 能回祖籍地定居过新年真幸福!
- 台湾青年到武陟赏黄河、寻飞龙
- 茶香飘“茶乡”——品味台湾坪林文山包种茶
- 赖清德的荒诞闹剧(两岸观察)
- 减负松绑跑起来(人民论坛)
- “跟着电影游大陆”成热潮,打开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两扇门
- 百名台湾旅行商走进武夷山 签订多项合作协议
- 闽台职工连城切磋棒垒球
- 中山台湾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揭牌
- 变化的是发展建设 不变的是一家人的亲情——台湾萧氏宗亲总会来厦门湖里谒祖探亲
- 南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小红调研对台工作
- 蓝议员发文许愿:陈吉仲若被收押就发100颗茶叶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