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村书记的新年愿望:让两岸的“根”在乡村越扎越深
中新社成都1月30日电 题:台胞村书记的根新年愿望:让两岸的“根”在乡村越扎越深 中新社记者 王鹏 “在村子干了十五年,村民们很信任我,台胞这份信任是村书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春节期间,新年乡村在成都彭州白鹿顶村,愿望越扎越深村党支部书记陈贵静来到台胞蔡兆庆的让两陶艺工坊,送上新春祝福。根她告诉记者,台胞新一年想让两岸的村书“根”在白鹿顶村越扎越深。 44岁的新年乡村陈贵静祖籍台湾嘉义,是愿望越扎越深出生在成都彭州的第三代台胞,从小在白鹿顶村长大。让两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根白鹿顶村受灾严重。台胞震后重建期间,村书她选择回到村里工作。“当时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土地荒废,面临很多困难。”陈贵静回忆,但因为对村子感情很深,以及村民的信任和期待,她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十五年。 白鹿顶村的发展转机,源于陈贵静的台胞身份。她的祖父早年从台湾来到大陆,家族三代扎根彭州。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陈贵静多方联系,推动台企落户、引进台湾专家,利用两岸交流合作项目为村子发展注入活力。 “台湾的精致农业和社区营造理念,让我们大开眼界。”陈贵静说,白鹿顶村一直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但经济效益并不好。后来她邀请台湾茶叶专家来此,指导村民制作高山乌龙茶,传授台湾冻顶乌龙工艺,实现了茶叶均价的大幅跃升,年产值超千万元(人民币,下同)。 在村子附近的陶艺工坊内,窑火终日不熄,一件件柴烧陶器陈列在案,釉色流转间似有山岚雾气。台湾陶艺家蔡兆庆是这里的“灵魂人物”。五年前,他被陈贵静邀请至白鹿顶村,以彭州地域风貌为灵感,创作出“龙门四季”“湔江蓝”系列作品。同时,蔡兆庆还培训当地村民制作陶器,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各地。 “像蔡老师这样的专家,在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发挥了很大作用。”陈贵静介绍,村子引入台湾民宿管理经验发展乡村旅游业,由台胞设计的民宿群错落山间,春节期间生意火爆;由台青与村子共建的“两岸同耕”工作室,致力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村子和台资企业台丽集团合作,开办数字养殖场,带上数字脚环的土鸡成为春节期间的市场抢手货。 多年间,陈贵静带领的白鹿顶村早已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发展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几千元增至3万余元。在她看来,台胞和台青来到四川发展,并扎根乡村,白鹿顶村直接获益,“这样的交流,对两岸农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交流影响深远。” “新的一年,我要做的还有很多。”陈贵静的新年愿望清单上,最重要的仍然是乡村振兴和两岸交流。她说,大陆的广阔乡村大有可为,两岸的“根”也一定会在这里越扎越深。(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斯国窜访团在台“立院”模拟打架 台媒:献家丑赔上尊严!
- 终于等到你!5月12日,日照地震台网中心对外开放!
- 喜报!日照日报社获全国报业大调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 “大片”上了《工人日报》,央媒点赞我市发展新模式
- 美台勾连欲“练兵拒统”?国防部正告:“台独”必将众叛亲离、土崩瓦解!
- 日照援疆扶贫车间靠先进设备促家具旺销
- 日照这场万人健步活动,你打卡了吗?
- 最高28摄氏度!日照本周气温飙升
- 台湾实际染疫者是确诊数字的两三倍!陈时中为何突然承认疫情“黑数”?
- 山海天公安“警营开放日”获学生点赞
- @日照人注意了!公安交警再次集中夜查!(附时间、地点)
- 文明婚礼成为日照婚俗新风尚
- 中方回应美日韩“印太对话”联合声明: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 日照首家人才服务驿站揭牌
- 重磅!日照市2019年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出台
- 日照一葡萄酒项目获省科技创新进步一等奖
- 解放军台海周边六区域军演,给“台独”套上缰绳!
- 一季度日照工业实现“开门红”
- 区县传真|东港区提速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 今日直播日照(上海)“双招双引”推介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