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精准扶贫 看连城上琴村如何量体裁衣断穷根
连城县塘前乡上琴村通过开展产业精准扶贫,产业城上为情况迥异的精准村民们找到不同的赚钱门路,帮助他们脱贫。扶贫
烟技员指导困难计生户叶春富科学种烟 黄水林 摄
福建日报APP-今日福建6月2日讯(本报记者 方炜杭)5月中旬,看连在连城县塘前乡上琴村,琴村穷根花香弥漫,何量首批金银花上市了。体裁
“欧阳书记,衣断现在金银花干品1公斤可卖到300元,产业城上估计这批可采收到9月。精准”村民叶春辉难掩喜悦,扶贫向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欧阳建筑说起今年的看连收成。
这是琴村穷根46岁的叶春辉在外经商失败致贫后返乡的第三年。依靠养殖金银花,何量他一步步摆脱困境,走上致富路,体裁也见证了上琴村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的蜕变。
以短养长
2014年年初,叶春辉带着全部存款到厦门做玛瑙生意。没想到,血本无归,欠下一屁股债。
当年6月,万念俱灰的他回了村。来自于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欧阳建筑正好于两个月前来到村里。扶贫,是他的第一任务。上琴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1200多人,除了400多人外出打工,还有43户共102人处于贫困线下,村集体收入为零,房屋破败不堪。
发展产业,是扶贫的关键。当时,上琴村的村民们主要种植烤烟,还有些人尝试种金银花和百香果。能不能将此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带着这样的疑问,村里请来省农科院专家论证。结果表明,在这里生长的金银花,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金银花和百香果对种植技术要求不高、投资也不大。
此外,种金银花一般要三年后才会产生规模效益,百香果当年就能有收益。以百香果种植带动金银花的发展,可实现以短养长。
在村里的推荐下,看到商机的叶春辉重振信心。他多方筹措7万元,整理一片山地,在2014年11月种了50亩金银花,2015年4月种了2亩百香果。只用半年,收获的百香果就卖了2万多元。
2015年年底,叶春辉建起春辉果园,成为村里“以短养长”的精准扶贫示范点。今年,他繁育的4000多株百香果苗免费提供给需种植的乡亲们。
谋划长远
在上琴村,叶春辉并非个例。
身体羸弱的叶水旺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村两委根据他有养殖白鸭经验的特点,将村里一块离他家较近的土地以较低价格出租给他,让他重操旧业。如今,叶水旺养殖的白鸭从最初的100多只发展到千余只,收入有了保障。
年过六旬的叶如林夫妇,收入来源单一,还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儿子。村里主要领导得知他们有个亲戚养蜜蜂,便请他教叶如林养蜂,补贴家用,还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帮助推销蜂蜜。
在新修的上琴村村部,记者看到一张“上琴村脱贫攻坚作战图”——2016年,实现13户37人脱贫,村集体收入5万元;2017年,实现6户23人脱贫,村集体收入7万元;2018年,实现22户34人脱贫,村集体收入10万元。
除脱贫攻坚三年目标,作战图还对全村建档立卡的41户贫困户94人的家庭情况、贫困属性、致贫原因、帮扶项目及预期效果、脱贫期限、挂钩干部等详细描述。
“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分析致贫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欧阳建筑说,产业精准扶贫应要立足实际找准地域特色,在推进中突出区域化、特色化,并按照差异化竞争思路,推动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贫困农民增产增收才有源头活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种植大军,如何卖得出去成为新难题。为此,村里牵头成立华宝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近60户农户拧成一股绳,利用荒山地、抛荒地成功种植400多亩,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预计亩产干成品金银花15公斤,明年产量可增加1倍。
好消息接连传来。最近,村里幸福院楼顶的一个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成功并网。这项目从县里的扶贫基金中每户补贴1万元用于在屋顶安置发电设备,无需贫困户出一分钱,能帮扶村里16户贫困户,在将来的20年里,可为每个贫困户每年带来1600多元的稳定收入。
此外,村里还专门从上海请来专家,量身定制未来15年的村庄发展规划。在村口处的河边,有一片30亩左右的土地正等待大项目上马,一个集漂流、养老、湿地公园、蔬果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项目即将动建……
记者手记>>>
市场导向是关键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异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都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长期的稳定就业增收。
销路是产品的生命线,不能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在扶贫产业选择上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导致一些扶贫产业搞到最后却没有销路,很重要的原因是忽略市场规律。虽然愿景很美好,但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对市场行情研究较少,导致所选择的扶贫产业趋同,造成一些扶贫项目搞啥亏啥。
上琴村通过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并通过成立合作社,创立品牌,开展农产品加工等举措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产业扶贫在产业选择上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供需规律,立足实际找准地域特色。精准扶贫要在寻找农产品销路上多下功夫,须因地制宜找准时机和特色。同时,突出精品化,围绕市场、订单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避免落入低水平不良竞争。
(责任编辑:金融)
-
东南网9月9日讯本网校通社大学生记者 许婉鸿)“小鲜肉们,我们现在的地理坐标是在龙岩学院的校门口。今天我们将沿校道一周给学弟学妹们介绍校园的主要建筑。”龙岩学院的一名女生手持自 ...[详细]
-
930(整合918,走杏林南路、红林路)厦门网讯 (记者 沈伟彬 通讯员 林恒苇)8月8日起,厦门市公交集团将调整309路往厦大(南普陀)方向单向增停东渡路的“东渡狐尾山”站。 ...[详细]
-
东南网8月8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及相关部门出台,并由厦门市进出口商会承办的《关于2019年度厦门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外贸企业提供更广泛、可落地的政策及资金补助 ...[详细]
-
厦门网讯 (记者 沈伟彬)8月3日晚,2019首届国际芭蕾舞比赛颁奖盛典暨GALA演出在厦门歌舞剧院落下帷幕,浓郁的芭蕾艺术氛围弥漫整座鹭岛滨海城市。厦门国际芭蕾舞比赛以专业的赛制、权威的评选、完善的 ...[详细]
-
为普及金融知识,履行好社会责任,弥补农村地区反假货币知识普及薄弱点,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龙岩市中心支行在永定区高陂镇圩天集市组织开展以“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维护消费者权益” ...[详细]
-
厦门日报讯 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全市招商大会及厦门市“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厦门对招揽人才释放出更大诚意。为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市、区有 ...[详细]
-
厦门网讯(记者 沈伟彬)日前,厦门市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大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议吸引了800多家“三高”企业参与。大会期间配套举行了“三高&rdqu ...[详细]
-
厦门出台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厦门日报讯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厦商轩)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老字号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厦门市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近日,厦门市商务局牵头制定出台了《厦门市促进老字号改革 ...[详细]
-
□ 记者 卢桂林 文/图“菜价一天一个价”,“只见涨不见跌”,近期以来,不少到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惊呼,蔬菜价格又贵了!11月8日,记者从岩城多家农贸市场 ...[详细]
-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彭怡郡 实习生 龚艺)今年夏天,厦门全市用水量如何?供水量能否满足需求呢?昨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王艳艳接听市长专线,介绍厦门供水保障情况。据介绍,8月以来,厦门出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