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社"践行三贴近 记者乡村行"大型采访活动结束

本报记者 刘江雪
7月30日,日照日报以巨峰镇优化村级班子建设贴心服务群众的社践实践为主题的通讯报道《“双创双促”促村级班子优化》见于《日照日报》报端。这是行贴日照日报社开展的“践行三贴近,记者乡村行”活动的近记结束最后一篇采访稿件,标志着此次活动的村行采访采写部分圆满完成。
历时近200天,大型遍走53个乡镇,活动本报记者深入农村一线,日照日报用笔、社践用镜头、行贴用心灵深度触摸,近记结束精心记录农村的村行采访发展变化。
为推动我市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大型营造全市“三力”建设年活动浓厚舆论氛围,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市新农村建设、日照日报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倡树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今年1月16日,日照日报社启动“践行三贴近,记者乡村行”大型采访活动。此次采访调研活动占了两个“最”:采访时间最长,参与记者最多。
在记者眼中,日照乡村正用活政策,探索新机制——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思路新问题不断产生,乡镇党委班子实事求是、深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一项项惠及农民的措施相继取得良好成效。虎山镇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规范征地拆迁各环节,让群众得到了真实惠、腾出了发展新空间;面对人多面广、社情复杂的现实,棋山镇积极探索,积极推行了信访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创新管理机制与自身信访工作实际相结合,为信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街头镇通过推行“1+4”民主管理监督模式,初步构建起决策、执行、监督三者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农村政权治理结构,在更大范围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在记者眼中,日照乡村正加速融城发展,辐射拉动力逐步增强——
采访中,很多记者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日照市区的“版图”正逐步扩大。因为,各城乡接合部都在争先恐后地发挥优势、借力扬帆,加速融城发展。日照街道和秦楼街道各展所长,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为城市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从城市近郊到城市腹地,河山积极融入新市区建设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阎庄镇与莒县工业园、潮河镇与市北工业园、奎山街道与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唇齿相依,成为日照工业发展的重要地带,也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带来了诸多启迪……港口、国际海洋城、各工业园区,一系列大项目的脉络辐射延伸至四面八方,拉起了日照乡村蓬勃发展的大网。
在记者眼中,日照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老土地讲出新故事——
陈疃镇的小小蓝莓创下每亩获利20余万元的天价,擦亮了“蓝莓之乡”的金字招牌;涛雒镇大胆尝试引茶上山,不仅有效解决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争地矛盾,而且还为优质食品基地的创建和山林防火的巩固开了个好头;岚山头街道延伸贻贝养殖加工产业链,从小贝壳中挖出了出口创汇2930万美元的大“金矿”;峤山镇的大姜、果庄乡的油桃,在农民的精心培育下走出国门,远销海内外,长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陵阳镇、浮来山镇的有机种植为新形势下的高端农业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健康、绿色、环保、美观的理念使他们走在了蔬菜种植的前沿阵地......这一个个可喜的变化使记者们心潮澎湃。
在记者眼中,日照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经济发展了、环境优美了,获益最多的还是农民。今年,两城镇全镇6306名适龄老年人参保“银龄安康工程”,实现了所有村庄全覆盖,有力地保障了“银龄”老人的健康生活;随着龙诚商贸中心、龙山敬老院等一系列设施的逐渐完善,龙山人在家门口获得了更好的服务,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来松柏,不能不看农家乐,土鸡与山鸡蛋、圆桌与小板凳相映成趣,不仅给游客增添了无限情趣,更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良好收益。
......
随着采访脚步的深入,53篇源自最基层、贴近百姓生活的稿件陆续见诸报端,记者们有叙述、有感悟、有思考、有启发,向读者传递着新时期新农村的最真实声音,全面展示着我市在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县域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亮点、经验和启示。
新闻一直在路上。有记者坦言,采访过程中,新闻事实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感动和经验弥足珍贵,它不仅锻炼了记者的业务素质、增进了记者对乡镇发展情况的认识,更加给记者展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无限空间。这次采访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此间的收获将是长远的,必将激励我们让笔和镜头更加贴近生活、深入生活。
相关文章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你能给我演示微信提现吗?”“你的银行卡能借我收一下朋友转来的钱吗?”在翔安路边,一个自称“香港人”的2025-05-02
- 2020普通高考明日起至11月20日,接受网上报名东南网11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林芹 实习生 赖一田)2020年普通高等将于明天开始接受网上报名,报名网址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eea2025-05-02
- 厦门油价今起上涨 加满一箱92号要多花4元钱东南网11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罗玮)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今天零点,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厦门油价再次迎来上涨,按一般家用汽2025-05-02
- 线上线下融合 商超铆足干劲“双十一”未至 线下消费已激活厦门日报讯记者 沈彦彦)“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成为提高销量、吸引流量的黄金时期。今年,&ldq2025-05-02
- 随着双节的接连到来,厦门人总少不了吃吃喝喝,而餐桌的主角海鲜,价格却是冰火两重天。近日,导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进口海鲜的价格普遍上涨两三成,业内预计国庆期间还将迎来一波涨幅;令吃货们感到欣慰的是,本2025-05-02
- 厦门晚报讯记者 吕嘉捷)记者昨日从市交警支队获悉,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思明区部分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措施,提醒市民出行前先规划好路线,过往车辆按现场道路交通指引标识通行,服从交通民警和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