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了近40年缝纫机 老师傅想写书教徒弟

原标题:修了近40年缝纫机 老师傅想写书教徒弟
海峡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汤海波、修近写书黄雪燕,年缝图/受访者提供)飞针走线,纫机运筹自如,老师母亲踩着缝纫机踏板,傅想为家人缝制出一件件贴身衣裳。教徒“四大件”之一的修近写书缝纫机,承载着一代人的年缝记忆。现在,纫机仍有念旧的老师人坚持用着缝纫机,为家人修修补补。傅想有时机器故障,教徒他们却不知从何寻觅维修师傅,修近写书有些市民甚至上了骗子的年缝当,为此付出高额维修费的纫机代价。
因缝纫机行业的没落,缝纫机维修师傅们虽身怀绝技,却大多隐于闹市中,不为外人所知。近日,本报记者辗转多时,寻找到居住在海天路5号的缝纫机维修师傅——林欢。37年来,他“修”遍厦门,将维修经历记录在册,愿能编写成书,流传技艺。
故事
他考进第一届缝纫机维修专业
早些年前,缝纫机“吃香”时,湖里区海天路5号居民楼内,总能看见有人抱着缝纫机,进进出出。这间房子的主人就是林欢——厦门市目前为数不多的缝纫机维修师傅。
“我从小就爱拆卸、组装机器。”林欢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至高中毕业,他仍对机器等物件保持着浓厚兴趣,1981年,他如愿考进缝纫机维修专业,“当时是第一届,班上有13名同学”。现如今,同学间只剩下林欢一人还在坚持维修缝纫机。兴趣变成专业,专业变成职业,林欢用一双巧手,努力将技艺保持着。
毕业后,林欢就职于厦门针织厂,跟着厂里的老师傅,不断增进维修技术,闲暇之余,林欢也会帮街坊邻居修理家用老式缝纫机,积累经验。早前骑着自行车,现在开着小轿车,林欢为修理缝纫机走遍厦门,“后备厢里装的都是维修工具”,在外行走,一通电话便能上门服务。
现如今,从事缝纫机维修工作近40年的林欢,承接工厂、家庭作坊缝纫机维修工作的同时,常有“散户”上门——他们大多经熟人介绍,来找林欢。
缝纫机维修行业没落是事实,青黄不接的人才梯队让林欢尤为担忧。因此,林欢经常到工厂里收一些年轻小伙为徒弟,将维修技艺教给他们。
笔记本里记着各种疑难杂症的剖析
林欢手边有本当年读书时留下的缝纫机维修教程,他一直当宝贝收着。不过,随着老式缝纫机逐渐淘汰,教程也“过时”了。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改进,如今林欢更常遇到“难题”——新式智能缝纫机不断研发出来、运用到行业中,这为林欢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买新教材、网上搜索、微信收藏视频,林欢利用网络,查找各种新式智能缝纫机的使用说明,整理誊写进笔记本里,自学钻研维修技巧。翻开林欢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型号缝纫机的原理和这些年来的维修记录,以及他对各种疑难杂症的剖析,同时也记录着他和缝纫机的不解缘分。
“这本笔记本,我希望将来能出版成书,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出书的心愿是林欢心头的“大石头”,他希望有更多人来到海天路5号,找他维修缝纫机,让记录更加“丰满”、更加有价值。
“家用缝纫机要注意加油保养。”林欢说,特别是梭芯、梭壳、夹线器等处,更要经常清洗、加油。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如您家中有缝纫机需要维修,切莫轻信路边流动摊贩,请前往正规机构、维修点,或前往海天路5号,或致电968820通过本报联络林欢。
人物名片
林 欢
1964年出生,1981年高中毕业,考进厦门技工学校学习缝纫机维修专业。毕业后,从事缝纫机维修至今日。
地址:海天路5号
[征集令]
征集身边的“能工巧匠”
分享街头巷尾老手艺故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身手艺,是行走江湖的看家本领……身怀绝技的专业人士,或许就藏在你我的身边,而我们却不熟悉这门技艺,忽视它,任它飘零进历史长河里,直至消逝!
这并非你我所愿。因此,本报推出新栏目——“能工巧匠”,希望为身边的匠人以及有需要的市民朋友牵线搭桥:讲述身边匠人的故事和精神,延续老手艺,更希望有人愿意学艺传承;同时也为有维修需求的市民朋友找到老手艺人,解决难题。
如果您拥有一门老手艺,或者您认识被埋没的能工巧匠,欢迎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8820,踊跃自荐或推荐,为我们提供线索。
相关文章
慢性病开药最多开7天?住院满15天就得出院?厦门市医保局释疑
海峡网讯(海峡导报报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一次就诊,医生只给开100元以内的处方;慢性病开药最多开7天,甚至只开3天;住院满15天,就得先出院,然后再次办理住院……2025-05-02-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1月22日,是大寒节气后一个较冷的日子。然而,12辆雷锋车的司机们却满载着他们的爱心,敬老院的老人们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 当日一大早,心力出租公司的12辆雷锋车便集合在一2025-05-02
- 本网讯通讯员 刘立杰)市审批大厅国土资源局窗口强化意识,绷紧保密弦,保证国土资源保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该窗口建立健全制度,在行动上自觉遵守保密工作有关规定,每个窗口摆放信息保密“五禁2025-05-02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1月26日春运大幕拉开。当天上午,记者跟随市交警高速公路大队的执勤民警一同上路,感受高速公路上的车流变化,结果发现车流量跟往日持平,违章现象也非常少。车流量“波澜不惊” 早晨92025-05-02
- 海峡网10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通讯员 韦广清)昨日上午7点左右,和平码头工作人员报警称码头二楼有一流浪汉模样男子闯入一间正在施工的房间,请求帮助。民警赶到现场看到,码头二楼一男子,只穿一条2025-05-02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1月23日,岚山区贾家桃园大桥工程竣工启用。 贾家桃园大桥横跨巨峰河,位于巨峰镇贾家桃园村北。去年,受 10号台风“达维”影响,岚山区、莒县境内部分农村公路两侧行道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