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保护人脸信息,我们会走向裸奔时代”
(视觉中国/图) 从2019年到2022年,护人会走有两起关于人脸识别信息的脸信案件备受关注。 第一起案件发生在2019年,息们向裸被告是护人会走浙江省杭州市某野生动物园。当时原告办理年卡,脸信收到动物园通知,息们向裸要求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才能入园。护人会走 一审法院判决动物园删除个人信息,脸信并把年卡里剩余的息们向裸钱还给原告;但这份判决同时肯定,人脸识别设施符合必要性原则,护人会走承认了这种做法的脸信合法性。原告提起上诉,息们向裸被驳回,护人会走后来提起再审,脸信也被驳回。息们向裸(详见南方周末报道《“人脸识别第一案”二审宣判,胜诉的郭兵为何“很失望”》) 第二起案件的判决发生在2022年5月中,天津一位居民因为自己居住的大厦只能“刷脸”进门而起诉了物业公司。他二审胜诉,天津市第一中级法院判令物业删除他的人脸信息,并提供替代的通行验证方式。(详见南方周末报道《不“刷脸”不能进楼,他起诉物业胜诉了》) 2022年6月14日,以这两个案件为引子,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劳东燕进行了名为《网络时代个体的匿名性何以重要》的演讲。这是2010年成立的“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线上讲座系列的第三场,主题与个人数据保护相关。 在演讲中,劳东燕介绍了中国现行的数据保护法律体系,分析了网络数字技术对传统公域、私域分界的影响,并提出从“匿名性”视角出发进行隐私保护。 “匿名的反义词是可识别性,(匿名)可以不顺从、可以有自主性。”劳东燕说,“匿名”的重要性,就在于在众人之中不被识别。她举出了不同例子来说明保护私领域的必要性——健康宝人脸识别与公交系统打通,遍布每个角落的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系统,“如果这样推行下去,你只有在家中的行为才能不被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China Travel何以火爆? 听听国际友人怎么说
- 山东省“技能兴鲁”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日照机场开幕
- 传递“爱心火种” 为生命续航 :日照丁磊捐献造血干细胞施救外地患儿
- 日照节日旅游市场整治剪影
- 大风是怎么形成的?为何春季如此频繁?一文了解
- 市国资系统职工运动会开幕
- 1天24小时,岚山在发生什么......
- 鲁南高铁开始“按图”试跑 预计11月底前正式开通运营
- 从“百万陆客”到“要看明年”,下架民进党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 主流访谈|杨洪福:以创新改进工作 以落实体现担当 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科技动能
- 2019 日照国际马拉松将于明日鸣枪开跑
- 连云港路一路段半封闭施工,请车辆、行人绕行
- 大市场 大活力丨为何要在树上种铁皮石斛?这里石斛“上树”林下“生金”
- 本月起,日照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 主流访谈|孙立:厚植项目优势 澎湃高新动能
- 日照发展成就展受热捧
- 台海巡部门公然说谎!美军舰进入太平岛12海里内 台防务部门毫无作为
- 2019 日照国际马拉松将于明日鸣枪开跑
- 日照援疆最美教师孙运翠:甘做昆仑山的“雪菊”
- 第三届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决赛在日照举行
- 搜索
-